★AMAZON.JP商管類別TOP1 ★淳久堂總店總榜TOP3 人人適用,一看就懂的「工作方法聖經」登場! 社會人士必備的「工作思考圖鑑指南」 藉由圖解理解思考「工作方式」的重要概念! 為每天努力工作的你,帶來美好人生的73個視角。 隨書附贈「工作思考檢視表」,也可自由下載。 對於必須自行設計自身職涯的這個時代,本書可說是最理想的、可讓人以全面且深入的方式思考工作的意義的一本優秀著作。──守島基博.學習院大學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系教授 你的解釋,決定了你生存的世界! 幹勁與煩惱均受到「工作觀」影響!? 「這個工作到底有什麼意義?」 「即使一直工作,也好像看不到未來……」 「職場的人際關係好沉重!」 在漫長的工作人生道路上,我們無法100%掌控途中遭遇的各種事件及環境。不過,如何看待這些變因,在某個程度上是可控制的。 什麼是「目標」? 「目的」有何不同? 「自立」是什麼狀態? 那「自律」呢? 將這些根本性的概念慢慢地,不是從腦袋 ,而是從內在核心被挖出來, 從工作、事業、成長、領導力、自我實現、公司、精神層面等徹底切入,本書列舉了73項從根源徹底思考「工作」這件事的重要概念。 ※下列這些狀況的人,也很適合活用本書: ■適合所有社會人士 「提不起幹勁」、「對未來感到不安」、 「覺得工作無趣」、「煩惱換工作的事情」、 「想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涯」。 ■正在準備找工作的人 「希望從各種角度看待職業的選擇。」 「面試時該談些什麼才好?」 「已經蒐集好目標公司的資訊,卻理不出想法。」 ■經營者與管理層人員 「想找到激勵部屬(社員)的靈感。」 「該怎麼幫助部屬(社員)成為專業人士?」 「如何讓組織與個人同步進化?」 ■人事方面負責人與職涯顧問 「想在人才培育這方面,獲得找到新視角的靈感。」 「該如何應對職場的精神健康問題與疲乏感?」 「身為職場方面的諮詢專家,我想更加穩固基本概念。」名人推薦(依筆畫順序) 黃益中 | 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大米 | 職場暢銷作家 洪雪珍 | 斜槓教練好評推薦(依筆畫順序) 蘇書平 |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 如果工作佔據了人生這麼大分量的時間,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讀完這本「工作哲學圖鑑」,讓我可以透過簡單的圖表與流程工具,快速拆解工作遇到的問題,本書是我近期看過最受用的職場工作寶典。 楊家彥 | 樹冠影響力投資執行長 人生除了睡眠之外,不外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家庭和工作能兼顧、平衡的人,想不幸福都難吧? 在職場上,幾乎沒有系統性地教育機會,讓不同角色的職場從業者,如基層員工、主管、工作申請者等,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伴隨著什麼權利與責任。任何逾越權責的工作者,輕則面對責難,重則面對司法。而職場的不順遂,也可能擴散蔓延,進而影響了家庭生活。 本書以幾近使用指南的方式來提供職場工作者相關問題的因應分寸與方向,絕對值得大力推薦! 趙式隆 | BravoAI 創辦人 在不遠的未來,人工智慧即將根本性地改變人類的工作樣貌。這本書提供了絕佳的指引,讓讀者重新去認識工作 這件事,進而提昇職場核心競爭力。不論科技如何發展,只要我們工作得不像機器,機器就絕對沒辦法取代我們! 浿機 | 時尚創業家 只要你身在職場,各行各業都值得一讀的「圖像哲學書」。如果你想不透工作的意義,覺得在瞎忙、甚至害怕失敗,讀完它會發現能不被純文字束縛,用輕鬆易懂的思考方式找到解答。 洪璿岳 | 讓狂人飛執行長 很多人看似擁有10 年工作經驗,但實際上只是一樣的事情做了10 年。這兩者有什麼關鍵差異呢?關鍵差異是有沒有將工作「系統化」。 小到幫多個客戶倒水,分成裝好多杯後用托盤帶上,或是大到分析職涯,從過去所有日記與工作心得找出方向。生活與工作俯仰之間皆是可被檢視、優化、改進、評測,這也就是工作系統化的精隨。 這本書所建立起的表格系統,會帶著新手把手上複雜工作與看似毫無答案的問題,理性的整理成一套慣性邏輯。然後讓明天的自己,可以因為今天的整理而更省力,也確保自己都能持續累積與進步。 何則文 | 作家.青年職涯教練 這是一本適合所有職場人的好書,將心理學、哲學與管理學理論用圖像化、視覺化方式呈現,深入淺出,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村山昇 Murayama Noboru Career Portrait Consulting公司代表。組織暨人事顧問。概念工作家。 以企業員工及公務員為對象,從事包括「專業力(一個專業人士所應具有的基本觀念)培養」訓練、「概念思維」訓練、職涯發展訓練、管理職訓練等教育計畫的開發與實施。其充滿哲學元素的內省練習,以及可用直覺掌握本質的圖像呈現,還有利用了樂高積木的職涯模擬遊戲等獨特方法,在企業內部訓練領域獲得了廣大支持。 198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歷經PLUS、日經BP社、倍樂生(Benesse Corporation)、NTT Data等公司,於2003年獨立創業。1994~1995年曾任伊利諾理工學院研究所「Institute of Design」(位於美國芝加哥)研究員,2007年於一橋大學研究所商學研究科取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 著作包括:《個と組織を強くする部課長の対話力》、《いい仕事ができる人の考え方》(以上由Discover 21出版)、《キレの思考・コクの思考》(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プロセスにこそ価値がある》(Media Factory出版)、《ぶれない「自分の仕事観」をつくるキーワード80》、《「働く」をじっくりみつめなおすための18講義》(以上由CrossMedia Publishing出版)等。繪者簡介若田紗希 Wakata Saki 1984年生於德島縣。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目前任職於隸屬大型廣告代理商集團之媒體製作公司,擔任藝術總監、插畫家等工作。譯者簡介陳亦苓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畢,輔修日文,曾留學並於日本工作近四年。目前為自由譯者,擅長資訊類英翻中、日翻中 目錄前言 PART 1 工作與職涯(WORK & CAREER)01工作① 佔據了人生的工作02 工作② 工作在意義上的擴展03 工作③ 工作是一種價值創造04 工作④ 工作是一種流程05 工作⑤ 工作是一種表現06 工作⑥ 工作是一種建設07 工作⑦ 工作是一種機會08 職涯① 職涯是什麼09 職涯② 創建職涯的要素10 職涯③ 與職涯有關的各種理論11 職涯④ 登山型/健行型的職涯12 職涯⑤ 機緣與職涯發展13 業種與職種14 就業型態15 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16 職涯的轉折點17 專業人士COLUMN01 「勞動觀」的變遷 PART 2 獨立性與成長(INDEPENDENCE & GROWTH)18自立與自律19 自我領導(Self-Leadership)20 成長① 成長的三個方向21 成長② 技術上的成長與精神上的成長22 成長③ 連續式的成長與非連續式的成長23 成長④ 成熟WORK 01 用自己的話來定義「成長」24 守.破.離25 懶散的忙碌26 風險27 失敗COLUMN 02 「七放五落十二達」的法則28 成果與過程①「做出成果」v.s.「創造過程」29 成果與過程② 成果有時會說謊30 孤獨COLUMN 03 人人都須經歷的「忽視・讚美・責難」三階段試煉 PART 3知識與能力(KNOWLEDGE & ABILITY)31 職業人的能力32 行為特性與思維特質COLUMN 04 工作與職涯就像是樂高作品的創作33 素養34 T型人才35 知・情・意36 管理37 領導力① 兩個階段的領導力38 領導力② 領導力理論39 追隨力40 公司的人脈/個人的人脈41 偶然力42 選擇力43 習慣COLUMN 05 「我知道」會阻礙求知慾 PART 4 工作的意義(MEANING & MOTIVATION)44 目標與目的① 概念上的差異45 目標與目的② 目的的意義46 目標與目的③ 斜坡上的太陽47 目標與目的④ 目標設定的「SMART」48 目的與手段49 動機① 動機與缺乏動機50 動機②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51 動機③ 利己的動機與利他的動機52 動機④ 激勵保健理論WORK 02 重新審視「工作的理由」53 工作的報酬54 所提供的價值WORK 03 「我的價值提供宣言」55 自我實現COLUMN 06 成功與幸福 PART 5 在公司裡工作(WORKING IN A COMPANY)56 公司① 公司的定義57 公司② 利害關係人58 公司① 公司的所有權COLUMN 07 「公司」與「企業」59 公司④ 公司治理60 公司⑤ 企業理念61 組織風土與組織文化COLUMN 08 何謂「好公司」62 人材與人財63 就業力64 公司人意識與職業人意識COLUMN 09 「個人」與「專案」的時代 PART 6 心靈的健康(MENTAL HEALTH)65 心理健康66 壓力① 什麼是壓力?67 壓力② 工作壓力68 壓力③ 如何對付壓力69 ABC 理論70 堅定而自信COLUMN 10 苦與樂的對稱性71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72 工作的錯配感73 職涯的可持續性COLUMN 11 「決心」最令人精力充沛結語索引參考文獻